top of page

「與難民同行.社群關愛」

讓難民重拾尊嚴

陳維涓
(青年全球網絡)

/ 2022年8月26日

你的讀後感:

感謝提交!

在香港璀璨繁榮面紗的背後,約有一萬四千名從世界各地到港的難民及尋求庇護者寄居在我們當中。他們每天都期盼著能通過統一審核機制的確認,可以用難民身份遷移到收容國。統一審核機制是由香港政府統一審核免遣返聲請,就反對驅逐、遣返或引渡離開香港的免遣返聲請作出裁定。尋求庇護者得先通過政府的審查,獲批免遣返聲請者資格,再到聯合國難民署(UNHCR)聲請難民身份。審核程序繁複,尋求庇護者一般得在港等候三年或以上時間,部份個案的等候時間更長達十年以上。

難民及尋求庇護者抵港前往往飽經風霜;歷盡種族滅絕、戰爭、迫害或自然災害等身心靈的創傷。尋求庇護者留港期間被禁止工作去賺取薪酬,慬靠政府每月提供的一千二百元消費券用於購買生活所需及一千五百元的住宿津貼。當中較主動的,可能會接觸教會及非牟利機構,從而獲得一些經濟援助,在微乎其微的資源下掙扎求存。

二〇一三年,青年全球網絡(Youth Global Network)的青年全球發展基金開展了首個難民事工,名為Global Youth Connect。GYC是一個融合了本地大學生、內地生及在港尋求庇護者的青年群體。我們相信透過結識新朋友,參與和融入新群體,能讓滯港尋求庇護的青年人重獲尊嚴和肯定,更正面積極地面對自己的處境和身份。

隨著與難民及尋求庇護者的接觸日增,我們發現普羅大眾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所知及關注甚少。因此事工期望能藉創意的方式去推動社區關注和回應有關需要,例如於去年舉辦的首屆「CArtREfugee」明信片設計比賽,旨在提高普羅大眾的意識,支持在港難民和尋求庇護者。

除了關心生活在我們城市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外,我們亦心繫因遭俄羅斯入侵而被迫逃離家園的一千一百萬名烏克蘭人。我們決定將今年「CArtREfugee」明信片設計比賽獻給烏克蘭難民,主題為「We Care」。由於大部份離開烏克蘭的難民已逃往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摩爾多瓦等鄰國尋求庇護,我們將得獎者的設計印製成明信片,並邀請香港多間教會的弟兄姊妹寫上對烏克蘭難民的誠摯問候與祝福,寄給海外流散的烏克蘭難民。

另外,我們開發了一項名為「Project I Dignity」的新計劃,為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印刷「I Dignity」卡,透過本地青年去邀請並推動不同社區中的商戶和服務供應商,為持有I Dignity卡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提供折扣和服務。「Project I Dignity」是一個為期三年的計劃,現已有近六十間不同商戶自願参加。

感恩能在難民事工中經歷到教會及機構間彼此的信任和美好配搭。期望有更多教會及機構參與其中,關懷和支持這些在我們城中作客旅和寄居的難民,共證福音!
 

基督徒・在行動

安德里

(基督教勵行會)

/ 2022年9月23日

基督教勵行會是一個在香港相當有名的組織,特別是它對難民的影響,過去,從越南抵達香港的船民被安置在香港各地的難民營,一些在舊啟德機場附近。這就是我們卑微的開端,為逃離戰爭、迫害和悲劇的最脆弱群體開辦課程,提供救濟和支持。

隨著越南難民最終重新安置到其他國家,危機結束後,基督教勵行會的工作逐漸發展。它的重點轉向幫助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我們還為香港的少數族裔社區提供服務,例如在佐敦和屯門開設了兩個社區救助中心。這些社區的居民包括巴基斯坦人、印度人和尼泊爾人,他們面對的障礙有很多,如不明白本地的語言、面對缺乏就業機會和感到孤單等等。我們的中心為他們提供了許多積極變化和影響的平台,我們今天仍然看到這些驚人的影響,如許多使用我們服務的青年進入大學,找到主流工作,如警察、教師和其他高薪職位。我們還為家庭移民工人建立了一個中心,在那裡我們協助了許多脆弱的工人,他們如此勤奮和專業地服務香港家庭,卻被虐待或非法解僱。在我們的中心,他們可以找到專門的個案工作者,為他們的索賠提供法律支援,提供一個安全和保密的庇護所,最重要的是尊嚴和一個支持他們的地方。

二〇〇四年,本會總幹事張洪秀美看見難民這個人數不多但卻充滿苦難的群體。早期,香港人對難民不是忽略,就只知道越南難民。但是,這些非洲人、南亞人因戰爭、宗教迫害和更多的事,來到香港尋找安居之處,卻沒有基本的支援,如住房和食物。總幹事隨後與一些教會團體一起,在香港最惡名昭著和最具挑戰性的地方重慶大廈建立難民中心,那裡是大多數香港人從未涉足,或對其有負面印象的標誌之處。

我們從提供一些早餐和基本的捐贈開始。那時,機構只租了一個小單位,到現在,我們有兩層樓共三個單位,一個廚房提供每日膳食、英語和粵語課程。還有婦女賦權計劃、體育、音樂和藝術活動,最重要的,是每週六天開放的救助中心。我們為超過六百個有孩子的家庭和來自七十多個城鎮、宗教和文化團體的成人提供服務。

我們已經見證了二百多名受助者重新安置到美國和加拿大,透過我們的支持,許多人正過著非常成功的生活。我們有一個了不起的年輕人,他在二〇〇八年作為一個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來到南亞,最終來到我們的門前,我們幫助他發展IT技能,他被重新安置到美國,在微軟獲得了一個高級職位,現在於美國銀行擔任副總裁。

另一位傑出的受助者是埃及基督教頻道的記者,他因為工作而受到迫害,甚至他的攝影師也被槍殺,他設法逃了出來,八年前來到我們這裡,今天他是我們的社區領袖,我們與香港的大眾交流難民的情況,許多香港人都來參觀我們的中心,他的分享讓大家深受感動、啟發和激勵。

我們一直是一個服務未被服務者的組織,即香港最邊緣化、最弱勢和最孤立的社群。我們相信,神給了我們這個社會角色,讓我們成為改變的容器,向人展示神的憐憫和人應有的尊嚴。我們經常被問及,我們是怎樣的基督徒,但事實上,我們機構的名字Christian Action就有這個意思,我們是──「基督徒・在行動」。

和平大使
── 難民牧養事工

楊穎兒

(九龍佑寧堂)

/  2022年10月19日

我們的故事

十五年前,現任堂主任王美鳳牧師開始在九龍佑寧堂服侍。當時她留意到有不少尋求庇護者或難民朋友來到教會,參加主日崇拜和查經班等聚會。

在一次查經的聚會中,一位來自非洲尋求庇護的弟兄很沮喪地分享他在香港生活的苦況。遠離親人,不能工作,被迫依賴別人的救濟。語言不通,因膚色和身份飽受歧視,面對不可知的未來,身心俱疲。這位弟兄分享到,原來逃離家園來到香港,只不過是進入了另一個囚牢,生不如死。王牧師聽了弟兄的哭訴後,心感不安和難過。她想起耶穌說:「我來是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對於難民弟兄姊妹來說,豐盛生命是甚麼意思?就在這個禱告求問之後,王牧師看到難民弟兄的恩賜和強項。每一個人都是神所愛的,祂必給予不同恩賜,讓他們活得快樂豐盛。

王牧師發現這群來自非洲的弟兄能歌善舞,打起非洲鼓時很有動力和感染力,於是就組織了「非洲之聲」小組。這小組是由一班來自非洲不同國家的尋求庇護者所組成,既是團契,又是樂隊。他們聚首一堂,擊鼓作樂。首先在教會崇拜獻唱,之後教會就開始安排一些外展的分享活動,讓難民弟兄們通過唱詩、打鼓、跳舞和分享故事,讓其他教會的弟兄姊妹,和校園的年輕學生了解難民的生活和處境,學習欣賞豐富的非洲文化。外出分享的弟兄就是「基督的和平大使」,傳揚愛,彼此接納和分享多元的訊息。弟兄通過外展參與,建立信心,與不同社群建立友誼,增加社會對難民的認識。

自始,「和平大使 - 難民牧養事工」繼續按難民的需要和處境而發展。現在事工主要是針對難民整全生命的牧養而推行,在以下三個領域發展。

第一、靈性牧養──扎根於聖經的教導,並以上主的大愛,牧養來自不同國家及宗教信仰的難民朋友,回應他們在靈性上、情緒上及生活上的需要。

第二,賦權活動──舉辦各類型的賦權工作坊,既能夠讓難民朋友充實自己,又能幫助他們投入社會。

第三,公眾教育──定期舉辦公眾教育,使香港社會各界能夠明白難民群體所面對的困境,也藉此推動教會群體關懷難民,共同實踐愛鄰如己 。

昔日有不少曾經參加「非洲之聲」的朋友,在獲得難民身份或居留權後仍然居留在港,並且委身在本地不同的教會和非牟利機構,繼續為難民群體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援服務。

今日,九龍佑寧堂所服侍的尋求庇護者和難民,分別來自非洲各國、南亞及中東地區,年齡由初生嬰孩至七十三歲不等。當中,60% 是成年人,40% 是青少年及兒童。我們舉辦的活動包括難民團契、難民廚房、外展分享、真人圖書館、成人及兒童合唱團、烹飪班、縫紉班、游泳班多個戶外活動日等。雖然近年事工受疫情影響,但我們仍然在牧養及外展教育的事工上不遺餘力。

我們是全球難民危機中的一員

多年來,九龍佑寧堂的難民事工都充滿挑戰性。一方面是群體本身的不穩定性,難以發展具長遠性的項目;另一方面是群體的流動性較大,使我們許多時都要適應不同的需要和變化,就如每年都需要重新調整事工的可持續發展性。

事實上,我們難民群體的結構,與全球的難民危機有著緊密的關係。這些危機包括迫害、戰爭、氣候變化、侵犯人權、經濟困難、饑餓、性別和性取向等,均直接影響今天我們服侍對象的人口分佈。簡而言之,難民危機所帶來的影響,不限於某一些國家的問題和責任;相反,難民危機是一個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參與全球公義的號召。當不公不義的事情發生在這世界的時候,任何一個世界公民都被召喚,加入到這個使命當中。教會,作為見證基督的群體,責無旁貸。

這事工萌芽之時,有許多尋求庇護的人士都是來自中非的非洲人,他們因為種族滅絕、宗教和政治迫害而拚命逃離自己的國家。從二〇一〇年起,尋求庇護者不僅來自非洲中部,也有來自非洲北部地區的國家,如埃及、也門、索馬里和利比亞。埃及是基督徒生活最艱難的國家之一,該國是以伊斯蘭原則立法和治理國家,我們所服務的大多數埃及人,都是因為宗教迫害,而被迫逃離家園的。索馬里的饑荒、也門和利比亞爆發的內戰,也迫使當地人民逃離家園。

因此,九龍佑寧堂在設計事工的發展方向時,肯定了三個階段的牧養,為我們所服務的難民家庭和他們的小孩,提供適切的牧養關懷,幫助他們建立整全生命。

簡單來說,在第一階段,當尋求庇護者來到我們教會時,我們會關心他們個人的靈性需要和心理狀況。他們在逃亡的過程,往往面臨各種創傷性的挑戰。從前是一國的公民,現在淪為在港的尋求庇護者,我們必須提醒他們在主裡的身份:儘管地上的身份改變了,但他們每一位都是上主的孩子,無時無刻被上主深深地愛著。

在第二階段,當他們在香港向入境事務處申請尋求庇護後,仍然會面對因缺乏經濟能力而產生的各種生活挑戰。這時,我們為他們提供實際的物質支援,幫助他們在香港安頓下來。由於缺乏經濟能力,他們的日常活動也受到限制。在這個階段,我們會鼓勵他們按自己的能力、興趣的專長,參加我們教會或本地機構所舉辦的工作坊,讓他們的身、心、靈都有健康的發展。

在第三階段,群體中間會有一些人比較快適應到香港的生活,他們的靈命和生命質素也準備好為上主作見證。於是,我們會邀請他們成為「和平大使」,在不同群體中分享見證。這是一項賦權活動,讓他們從自己作為「尋求庇護者」或「難民」身份中,獲得被肯定和認同而帶來的力量。

事實上,要讓他們感受到別人的熱情款待之前,最重要和最現實的一環,就是要先讓他們接納自己「正在尋求庇護」的特殊身份,認定是上主親自引導他們來到香港。上主不是只為了讓他們受苦,乃是讓他們帶著使命,走在上主為他們預備的道路中,並在逃離的過程中,祝福身邊的人和城市。

超越慈惠服務的外展工作

想像一下,如果一個連床都沒有,需要睡在地上的人,或者一個每天總是要空著肚子的人,他又怎會有精神辨別上主對他的生命指引呢?作為一個教會,我們的確需要支持他們在生命上的實際需要,提供租金支援及飯食支援,這是我們對他們牧養關懷的一部分份。例如,在二〇二二年,我們與 Justice Center 合作,在社區中向難民家庭分發新鮮食物及日常用品。 

但作為教會,我們需要做的不止於此。

難民問題不僅喚醒社會對人道主義的關注,也喚醒了教會群體需要起來,好好地去實踐好客之道。在我們與難民的接觸當中,我特別注意到的是,他們來到香港之後,往往能夠在濟留期間,領悟到信仰的力量。例如,他們會在無了期的等待中學習到忍耐、與家人的關係復和、在苦難中學習堅持等的信仰特質。很多上主美好的本質正正就在這段時間,在他們的生命中展現出來。

為幫助他們內化與上主同行的經驗,我們事工的另一個主要重點是社區教育。我們透過舉辦社區外展的活動,讓尋求庇護者或難民朋友,通過分享自己的逃亡經驗和生命故事,把和平的福音帶給本地社群。

這群流散者的生命,有如在哥林多後書四章保羅所指的瓦器,四面受敵,曾遭逼迫,被打倒,脆弱而且充滿裂痕,但他們的生命有著耶穌從死裡復活的榮耀,在他們生活的艱難之中,透過瓦器的裂縫,發出光芒。作為一個教會,我們有責任讓這光繼續綻放,照亮黑暗。

當世界在譴責難民成為這城市的負擔之時,我們向世界展示他們堅韌不拔的信心。

當世界給難民貼上負面的標籤之時,我們可以告訴世界,他們只不過是一少部份的流散群體,而他們所經歷的故事,卻是多麼真實和殘酷。

當世界都嚷著要幫助遠方烏克蘭的難民之時,我們告訴世界,難民正正就是生活在我們的城市中間。

當教會似乎看不見在本地需要接待難民客旅之時,我們告訴教會,要帶著信心,祈求基督為我們提供所需,開展本地的跨文化事工,服務他們。

一直以來,九龍佑寧堂在難民事工上盡忠,在教會群體中作見證。根據我們與難民同行的經驗,老實說,我們不需要擁有任何實質的東西才考慮發展這事工,一切乃是由心而發的禱告開始。我們沒有甚麼資源,但每當我們要發展各項牧養的活動,就會得到不同教會和組織充足的捐贈,成就及維持事工的發展。

在難民事工中,我們服侍的群體,透過不同深度的參與,彼此服侍,不但領略助人自助的好處,更同時共建基督身體裡的群體互助精神。

道成肉身的基督,賜予人類豐盛和完滿整全的生命。經過十五年的事奉,我們都持續以「豐盛生命」、「整全生命」的方向,牧養整個難民群體。

從去年開始,我們加入了身心學的元素,幫助難民自我觀察身心現象。從身心感知的經驗,到操練身心覺察的能力。過程中著重個人靈性和身體健康的關係,引導他們在活動中,意識身、心、靈的需要,又在分享個人的故事中,治療他們從逃亡經驗和寄居異地所引發的種種創傷。

期望在未來的日子,除了繼續現有的活動項目之外,我們可以開拓從身、心、靈合一的關顧和說故事這方向,牧養整體難民群體。透過結合靈性和聖道,反思信仰與生命,並且將之引用在外展社區教育中,謙卑地與難民同行,共同建立一個尊重人性及和平共融的社群。
 

回應心中的呼召
── 援助難民學童教育

羅國柱

(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

/  2022年11月25日

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自二〇一五年開始支援在港難民學童的教育,以及他們的家庭。在教育資助方面,每位受助學童受到的資助,以特定金額為上限,可購買課本、校服等與學習有關的物資,實報實銷。另外,我們亦定期關心慰問學童的適應、學業和成長,以及家庭的生活。

過去兩年,由於新冠肺炎嚴重,不少學童需要留家上課,我們支援他們在家網課用的數據卡。由於抗疫物資曾經短缺,我們亦數次派發口罩、快測包、藥物、潔手液、食物等給他們。不少難民家庭感染肺炎,教會的醫生肢體免費為他們視像應診。由於食物昂貴,我們轉贈由教會關懷貧窮網絡贈送的超市現金劵給他們,以解燃眉之急。

感謝天父的恩典,我們能夠在疫情中與難民同行;在曠野路上,上主的雲柱和火柱引領著我們和難民們的人生,並以嗎哪供應需用。

我們的歷史與召命

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建基於一八六三年,原名灣仔福音堂,起初由英國倫敦傳道會差派來華的理雅各牧師(Rev. James Legge)及香港第一位華人牧師何福堂設立,創辦宗旨是以辦學傳福音為首務。灣仔堂設立灣仔學校,為社區提供教育服務,後來學校改變為幼稚園,為社區提供優質的幼兒教育。另外,一九六八年,灣仔堂在油麻地興建基道學校,後來亦開辦了「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和「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九龍城)」。

在過去的日子,灣仔堂投入香港的教育工作,建立學校,以聖經原則及基督教信念,貫徹基督傳道服務的精神,為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優質教育,造就人才。同時,致力啟發學生潛能,幫助全人成長,建立品德靈性,培育學生成為良好公民,貢獻社會國家。所以,在難民眾多需要之中,難民學童的需要仍然是我們心中所繫。

難民學童雖然能夠免費入讀政府中小學,卻需要自行購買課本、校服、雜項等物品,加上文化和語言的差異,難民家長往往未必了解香港學校的運作,誤會偶有出現。我們與他們同行,一方面資助學童教育上的開支,另一方面,更重要是與他們同行,關心他們的教育和生活,幫助他們適應香港的生活,堅固他們的生命。事實上,當我們與他們同行,他們的生命往往會祝福我們整個群體,原來「施比受更為有福」這話是十分真實的。

事奉者心聲

讓我們分享一段事奉者的心聲:「我這幾年主要陪伴難民家庭購買校服和皮鞋等上學必需品,間中他們也會提些特別的請求,例如:門鎖壞了,想請我和業主商量解決方法;雪櫃壞了要安排更換。過程中除了有機會嘗試人生中第一次買二手雪櫃、在社交平台買二手書包,以及很多其他第一次,更深深敬佩難民們人在異鄉的生活智慧和良善的品格。

「最深刻是一次帶家長和小孩準備開學物資。早上到長沙灣買校服,及後又說要買上學鞋,便由他們帶路到深水埗,那裡有個價廉物美的鞋舖。當日下雨,隊中六個孩子的腳都或多或少濕了。其中一位母親毫不猶豫就蹲下來,替孩子的腳先套上檔主準備的膠袋(免得弄髒他的貨),再套上各款要試的鞋。當我在一旁提著精神弄清交易款項和收據,身形龐大的她竟然願意蹲下、站立數次,協助在場每一位兒童試穿皮鞋和運動鞋,偶爾還會站立塗潔手液,反映她注重衛生,也願意謙卑服侍。」

開展難民事工的小祕訣

我們相信香港的眾教會都是一群委身信仰、關愛社群的基督徒,卻對開展新事工感到困難。讓我們分享經驗,拋磚引玉:

一、 向先行者請教:我們開始關心在港難民們時,曾向基督教勵行會請教。基本上我們的教育資助項目,是模仿他們的,只是規模小很多。建議你可以與難民事工小組的成員組織聯繫,一同事奉。

二、 規模小而精:或許有感動的教會未必有能力承擔大量需要,我們建議先訂立一個服侍的目標數量,例如每年五位學童,以控制開支。雖然規模可以細小,但當中的支援政策卻需要十分清晰,一方面方便管理,另一方面讓奉獻者清楚知道資源的去向,放心支持。

三、 了解不同的文化:難民們帶著不同的文化來到香港,或許相處時,我們會感到不自在,然而我們鼓勵大家與他們建立友誼,使大家的關係不只是幫助者和受助者,而是朋友。多與他們相處,多了解他們的文化,大家的相處將更融洽,亦豐富彼此的生命。
 

以「愛鄰舍」為中心的服侍

伍鳳嫦

(香港尋求庇護者和難民協會)

/  2022年12月11日

香港尋求庇護者和難民協會於二〇一四年十一月成立,是一個由本地人與尋求庇護者及難民共同管理的組織。我們也是一個獨立運作的團體,會與其他組織、個人、商業公司及非政府組織等合作。

我們的組織位處八鄉,主要服侍住在元朗、八鄉、屯門及新界北的尋求庇護者和難民;也有一些住在九龍,來到我們這裡尋求支援及建立友誼。我們的使命是為尋求庇護者及難民提供支援,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令他們彼此之間更多合作,以及提倡尋求庇護者及難民的權益。

相比成為一個具架構、有層級的組織,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像鄰舍般的群體,讓服侍對象在這裡可以如同在家一樣。尋求庇護者及難民除了遠離家鄉外,在香港這個百物昂貴的城市中,生活也極不容易,只能靠政府少量的補助金來過活。因此,協會提供不同類型的支援,以回應他們的需要。

他們到高等法院及入境處就身份聲請作上訴時,我們會提供協助,如跟負責他們個案的人員及入境處職員協調溝通。我們亦會為他們提供物質上的支援,包括食物、衣物、電器、書本及文具等;為有需要尋找住所的求助者聯絡業主;助適齡上學的難民子女與學校溝通,讓他們的學習更理想。除此之外,我們也會舉辦每星期的遊戲小組及節日慶祝活動,讓大家都可以有輕鬆快樂的時間;亦有跟我們合作的個人及非政府組織,為他們提供講故事、手工班和舞蹈班等。

我們致力把服侍對象與本地社群連結在一起,並為這工作感到自豪。基督徒的價值是以「愛鄰舍」為中心,因此我們亦以讓更多香港人認識這個群體為目標,以消除不信任和負面標籤。過去八年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祝福,有幸得到很多人和組織伸出援手幫忙。

近幾年對香港社會來說,是艱難的日子。因為新冠病毒,我們在營運和管理上也有很多限制,既要留神不違反政府的規定,但亦要在有需要時向求助者提供關心、支援與緊急援助。當有少數族裔群體染疫的新聞出現,張力就更顯著,因為那可以成為一個理由,讓人攻擊尋求庇護者和難民。因此,我們分發物資時,也對物流安排非常小心。

儘管新冠疫情使我們面對很多挑戰,卻也提供了機會讓本地社群與我們連繫,令協會成員展現出力量與堅忍。成員之間不只互相幫忙,支援有需要人士,也幫助協會採購大批口罩,讓我們可以在香港缺乏口罩供應時為人提供物資。社群之間的彼此援助與支持是很重要的,透過新冠危機,我們看見尋求庇護者和難民也是社會上重要的資產和支持。我們感謝分享資源的成員所作的貢獻及情誼。

現在,我們正經歷因香港政府收緊尋求庇護者和難民政策而帶來的另一波挑戰,在這困難的時刻,願神賜福我們,賜予力量和支援。

以行動活出愛:
服待在港難民及設立難民孩子中心的經歷

謝慧文

(難民服務中心)

/  2023年1月26日

你認識在香港的難民嗎?或許你會輾轉認識到一些──他或許是你朋友的丈夫,或許是你孩子的同學,又或許是你的鄰舍,又或許是你教會的弟兄姊妹。因難民需多年時間,留在港等候被確認難民身份,在香港會繼續人生路,他們會結婚,會生兒育女,因此都會以不同的身份,與香港人連結起來。你身邊有難民朋友嗎?

從功輔班到設立中心

二〇一六年中,上帝呼召我離開本地教會的牧職,進入在香港尋求庇護者及難民的群體,告訴他們,他們的盼望在於上帝今天就與他們同在。到了二〇二一年五月,上帝開了一個全新的平台,帶領我專心服侍這群體的下一代。上帝說,這一代在香港成長,甚或是在香港出生,他們有一天都會離開香港,或許是隨父母被遣返家鄉,又或是被接納到別國生活。到那時候,或許孩子們都長大了,離開香港後,他們要面對的挑戰是不能估計的。為此,上帝說他們要學會以上帝為首。我相信,人生的仗,單靠人是難有勝算,但靠上帝,那就是必勝的人生。

二〇二一年因著疫情,學生的課堂由實體轉到網上。這樣的上課模式,對難民學生可算是極度困難。約二〇二一年二月,非洲內地會的本地宣教同工招募義工,為難民孩子在網上做功課輔導。後來,在土瓜灣的信義會鴻恩堂願意借出場地,我們就由網上轉為實體為孩子做功輔。後來再由功輔模式轉到中心模式;又由幾個孩子增至十多個孩子。孩子們放學後,都很樂意來中心。他們到來,或許是為了見朋友、玩玩具、做功課等。他們都喜歡來分享生活,有開心的、有困惑的、有搞笑的、有傷感的。有時候,我和其他義工們都不懂回應,但總會為他們禱告。

與難民孩子們同行,或許最具挑戰的,是他們來自不同國家和宗教。向他們分享上帝的恩典,需要上帝大大的施恩。讓我跟大家分享與他們相處的軼事。

不喜歡「開心」的難民孩子

約一年前,有幾位初小學生,把洗手間的抹手紙搓成一個大球來玩。此事被教會幹事告發,我就召見那幾位學生。在「審問」的過程中,我自問該如何是好。我想到當我犯錯時,上帝總是寬恕我,教我改正。於是,我告訴孩子們,我不會罰他們,但要他們講出真相,並願意改過。他們都答應,並信守諾言至今。

數月前,一位初小學生告訴我,他不喜歡開心──因為他不開心,別人就會開心。經了解,他或許是在學校及家中感覺被排擠。我想到上帝與我們同哭同笑,就告訴他,或許他們是這樣,但我不是。經過一番傾談和鼓勵,他願意選擇開心。我把事情告訴他的母親,希望與家庭配合,相信會為這小孩帶來更大的祝福。

有一次,一位難民爸爸跟我說,雖然我們沒有給予金錢或物質的幫助,但很感謝我們眾義工及教會願意幫助他的孩子,他很感受到我們的愛。他說,暫時只有我們在他家附近成立中心,每星期三次幫助孩子學習,又給他們空間自由地、輕鬆地與朋友相聚。

因逃難而感到令孩子沒前途

又一次,一位難民媽媽請我為她及她的女兒祈禱。她說女兒快到十八歲了,十八歲後,政府就不再提供免費教育,若要繼續在港升學,就要付外國學生的學費。或許女兒認為十八歲後不太可能可以升學,而又完全不確定何時才可以被其他國家接納,她因看不見前路而灰心,那位母親也為此歉疚。那位母親說,若不是要逃難,孩子就可以有前途。我想,假若這家庭也學懂了以上帝為首,他們或許就不灰心,卻能更仰望上帝。

約半年前,一位難民孩子隨母親遣返到家鄉。回鄉前,孩子開始上教會,母親亦由穆民成為了基督徒。他們回鄉個多月後,孩子嚷著要回香港,他掛念香港的朋友和香港。這孩子在香港出生,對母親家鄉的一切都不熟悉,包括語言、起居及宗教,亦沒有認識的人。那位母親偶爾會聯絡我,請我為他們禱告。我期盼孩子也會向上帝禱告,就如她昔日在香港的日子。

二〇二二年八月,有住在灣仔的難民尋求功輔,上帝就這樣把難民孩子中心,由土瓜灣擴展到灣仔。在灣仔,上帝預備了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他們樂意每星期有兩天借出場地,為住在灣仔附近的難民孩子提供中心的服務。這中心仍在起步階段,義工人手亦不足,但我相信上帝會完成祂的工作,並供應一切。

或許,在未來的日子,其他難民聚居的社區,如深水埗、元朗、八鄉等也會成立難民孩子中心,在這平台,希望讓孩子學懂以上帝為首,這是上帝的旨意。我深願有更多教會(信徒)看見,和領受上帝對在港難民的心意,一同按上帝給我們的份,以行動去愛在香港的難民。

運動與療癒

Virginie Goethals

(RUN Hong Kong)

/  2023年4月13日

RUN Hong Kong是一個非政府組織,旨在支援弱勢難民,增強他們生命的韌度,並培養自力更生的能力,以創造更有希望的未來。組織以體育為跳板,以教育為基礎,幫助難民在香港及其他地方創造既安全又有尊嚴的生活。RUN的主要關注點,是婦女和她們的孩子,她們當中大多數人都是為著世上一些最嚴重的衝突而逃離。超過70%的參與者,遭受過可怕的侵犯人權行為,包括酷刑、強姦、身體及精神上的虐待,或同時遭受這些侵犯。許多人都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抑鬱症、焦慮症或類似的症狀。

來自非洲之角的Princess(化名)分享:「我到香港的時候僅十五歲,和十七歲的姐姐在一起。我們經歷了很多,生活並不輕鬆。我們想尋找更好的未來,擁有更好的生活。但是當我們到達時,我們並沒有找到想要的東西。在首兩年,我們住在一個有約有十至十五人的庇護中心裡,但其實我們身心俱疲,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有一天,我們的律師問我們是否想去遠足。我們問,遠足是甚麼意思?她就向我們解釋。起初,我們很害怕,我們對人感到很害怕,亦害怕出門。但她向我們保證,如果我們去遠足,不會遇到甚麼問題的……我們遠足的第一天,對我們來說是非常痛楚和辛苦。我們真的很喜歡這裡的景色和美麗的地方,但是當我們回到家時,我們仍然感到很痛楚。我說:『我不想再去了。』但姐姐說:『我們必須再去,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必須嘗試結識更好的人。』所以我們又回去了,並繼續遠足。RUN幫助我能夠信任其他人,並關心我們,這對於我作為一個難民女性,真的很重要……當我看到有一些人是可以信任時,對於在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我願意敞開心扉,並準備好談論。」

RUN為城市中的難民提供遠足、游泳和跑步的機會,並使用運動作為解決成人和兒童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工具。該組織為一百七十六名受益者提供服務,所有人都受益於RUN的全人關顧模式,並同時獲得教育和基本支援(醫療、住房、食品)。文獻證明,恆常的鍛鍊能顯著減少抑鬱和焦慮,並對身心健康有正面影響。來自東南亞的Lynn(化名)說:「當我和朋友在大自然遠足時,我對自己感覺更好,並再次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現在,運動開始更廣泛地被應用於支持流離失所的群體,因為它是「預防和治療精神障礙、促進福祉和社會聯繫,以及培養社區意識的行之有效的策略」。RUN的參與者都表示,他們信心增強、身體健康得以改善、抑鬱感減少,以及對未來更有希望。

如今,Princess已經和姐姐一起定居加拿大,在聯合國難民公署和RUN的幫助下,開始了新的生活,並立志成為一名室內設計師。她說:「到RUN之前,如果有人在街上問我在香港做甚麼,我就試圖撒謊說我是學生。我對於介紹自己是難民感到羞恥。但是(在RUN的工作人員)告訴我,「不要為你是誰感到羞恥」。現在我會告訴人們我是難民──是被迫成為難民的,我沒有這個選擇。我不以成為難民為恥……因我已經不是六年前的我。現在我覺得精神和身體都很強壯……他們教曉了我作為少女時想學的東西──縱使明天你的境況不好,你仍然可以期待光明的未來。」

香港的四大遠足徑,把城市連接到美麗的戶外空間。然而,要踏上第一步總是最難的。尤其是婦女,她們要面對很多障礙,無論是由於她們的文化、社會價值觀還是育兒責任。但RUN透過創造安全的環境,幫助她們克服,讓她們可以在RUN的中心見面,獲得育兒支援和營養食品,並使用合適戶外活動的裝備。許多婦女起初都認為,自己永遠無法征服山峰,但現在她們已經成為狂熱的遠足者。有些甚至參加五至一百公里的比賽,成為遠足領袖,更向工作人員表示,遠足一點也不難。

在RUN成立的七年時間裡,已建立了一個緊密的共同體,當中許多人已在美國和加拿大定居,他們都是在失去一切後,通過運動來為自己的生活重燃希望及重建家庭。大自然是不分你我,當我們一起遠足時,國籍、經濟機會和膚色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我們可以一起攜手同行。

筆按:欲了解更多 RUN Hong Kong 及其工作,
請瀏覽www.runhk.org 或 Instagram@runhongkong

人道人性!

Aimé Girimana

/  2023年6月16日

有幸成為二〇二二年香港人道獎得主之一,並從法律背景人士轉變為人道探索者,我很高興分享以下信息。

我相信你我不是生活在野外的動物。換句話說,無論她/他的社會地位或財富如何,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所以我們應該過著基督徒的生活,被稱為弟兄姊妹的生活。人有不同的信仰,儘管有差異,所有的教義和講道都談論彼此相愛和關懷,從而呼籲我們建立人道人性。要做到這一點,同情心是關鍵。源自拉丁語,compassion這個詞的意思是一同受苦(compati),這個寶貴的字詞,對活在當下的我們,是非常需要的。

這個世界的居民正經歷不同類型的苦況,在身體上,有來自疾病、殘疾造成的痛苦;以及由悲傷、分離、焦慮產生的精神痛苦。事實是,每個人,無論住在我們附近還是遠方,都受著某種形式的苦況;可能是對某事或某人的擔憂,或正在努力尋找正確的人生道路。所以,人人都需要同情心!

我們沒有任何關於同情心的既定法律,只有許多不同的指導書籍。剩下的,就是我們如何以及何時選擇成為富有同情心的人。聖經是引導基督徒走向憐憫的書籍之一。它提供了大量富有同情心的故事和人物,可以作為我們如何應對痛苦和他人需求的榜樣和動力。這些故事充滿仁慈和憐憫,並呼籲效法在我們前面踐行信仰之人的榜樣。「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六2)。這意味著實行憐憫,不應被解釋為只是上帝的表彰,而是上帝子民的一種特質。

作為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路得的故事是聖經中非常鼓舞人心的段落之一。路得與拿俄米一同經歷苦難,直到她被迫返回伯利恆並一起定居。在英語詞典中,形容詞「無情」ruthless(直接翻譯就是「沒有路得[Ruth]」的意思),不是沒有意思的,反而強調了路得故事的重要性,就是對有需要的人作出同情的一個例子。除了路得,耶穌、約瑟、好撒馬利亞人和巴拿巴也被稱為「勸慰子」,正好向我們揭示了聖經中最偉大的同情心故事。

同情心這個詞,通常被人們理解為在金錢或時間方面的巨大犧牲。這並非完全正確!誠然,同情心可能會是物質上的幫助,但在許多情況下,一個簡單的微笑,或僅僅是全心同在,對有需要的人來說更意義重大。有趣的是,實踐同情心不僅能幫助那些接受憐憫的人,且能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踐行同情心亦可以加強人際關係及結連社區。我見證著實踐真正的同情心,可以改變我們與他人相處的方式。

事實上,一旦你有意識地辨識出某人的苦難,並且你能夠感同身受並解決其他人的問題,這就讓你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從而使你更能管控自己的苦難。我相信,如果不實踐同情心,就更難建立人道人性。「感同身受他人的苦難」的意思是「採取行動」。同情心超越了對他人痛苦的認識,一個簡單想減少痛苦的願望,或採取一個簡單的行動來幫助他人,就足以實踐同情心。

需要同情的群體之一,就是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群體。正如基督徒的使命是「要按至理判斷,各人以慈愛憐憫弟兄。不可欺壓寡婦、孤兒、寄居的,和貧窮人。」(亞七9-10)。我很感激一群教會和非政府組織,包括香港正義中心(Justice Center, Hong Kong),他們了解難民群體在香港的情況,並致力減少他們的苦難。香港正義中心是一個非牟利、非政治組織,其願景是香港成為一個公平和包容的社會,即使是最邊緣化的人,也能在此享有基本的權利和訴諸司法的機會。香港正義中心為在香港尋求保護的人,提供免費和獨立的法律資訊,以及專門的法律和社會心理援助。

我的祈禱: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林後一3-5)

香港信徒對難民視若無睹?

盧禧年

/  2023年8月11日

華人的愛有差別


拒絕兼愛:華人文化由儒家思想主導,儒家的倫理觀帶特殊主義,有等次之分,即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義務。儒家認為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滕文公下》)。孟子在《孝經》也說:「父子之道天性,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華人沒有一個全面及普遍的道德體系:其倫理是個人化及處境性的,費孝通以「差序格局」來描寫華人的社會組織原則──華人以不同的方法對待不同的人。父要慈,子要孝;夫要信,妻要貞;兄要友善,弟要恭敬等等。社會是由一些不均等的關係建立而成。


每遇一個人,要先決定親疏、遠近及等級,如此將之分類,然後決定其關係:這樣的文化要素,深入生活每一細節。例如我親戚會熱情地在港鐵中搶位給我的外婆,但她對港鐵中其他有需要的人卻無動於衷。同樣地,信徒在佈道時,見到本地人就熱情分享,見到外籍人士則相對冷淡。也有一些朋友分享,為何花錢做遠方的宣教呢?眼前豈不是已有廣大的禾場待我們去努力嗎?


聖經卻崇尚愛人如己


利未記十九章已教導神子民要愛人如己。而我們傳福音或宣教時,是否能做到愛香港人如己?愛巴基斯坦人也如己呢?腓立比書二章也和應利未記:「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二4)我們信徒在關心教會和香港的事以外,是否有關心寄居於香港的人的事呢?


華人信徒要放下我族中心主義,聖經要求我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基督的心記掛甚麼呢?正如耶穌升天前末了的話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廿八19)耶穌向這班猶太門徒提到萬民,他所關心的,不只是猶太人,更是萬國萬民。


可是,這班猶太門徒似乎不太明白耶穌的心,耶穌的愛徒彼得,在使徒行傳十章,即距離耶穌升天後已有一段日子後,當外邦人哥尼流派人來找他,他仍受猶太傳統影響,全無意思把福音傳給耶穌吩咐的萬民。結果,神用了強烈的方法 ── 三次異象,甚至聖靈彰顯等,才終於讓彼得的限制有所突破,讓他明白神並非單關心猶太民族,也關心各族各民。


神將萬民交託我們


香港得天獨厚,列國就在我們眼前。在港生活的非華人超過六十萬,尋求庇護人士也有過萬人。我們是否願意突破過往文化的限制,抓緊時機,學習把眼光由自己的民族轉到列國,完成神給門徒的大使命?
當年神用了強烈的方法讓彼得明白祂的心意,今天神仍需要用同樣的方法讓我們明白祂的心意嗎?

「 與難民同行 」
---
給漂泊無依者一個 「 家」 

陳笑娟 

/  2023年8月14日

「恩典河國際教會」(River Grace International Hong Kong Evangelical Church)是「香港宣教會」轄下一所英語教會。其創辦人歐萬斯牧師 (Daid Aufrance) (下簡稱 「歐牧」)曾有十年時間,服侍一群在港「尋求政治庇護」的朋友。他於三年前已退休回國,筆者趁他回港探訪之便,訪問他服侍難民的心得。 

1975 年,歐牧只是一名 20 來歲的年輕伙子,拖著結婚剛一年的妻子,從美國來到 香港,一心想著在中學教學,在學生中間見證神,「三年」工作結束後便回國。沒想 到……成長於宣教家庭的他,「泥足深陷」地愛上香港,並且在這兒服侍了 45 年之久。

   

 首 15 年的他,在中學當教師;接下來約 19 年時間,擔任「國際宣教協會」(One Mission Society)香港區「工場主任」,亦參與好些學校管理層的工作。直至 2010 年, 他卸下「工場主任」之職,才開展 River Grace 的植堂。他們起初借用宣教會「恩雨 堂」團契,2017 年正式獨立,並遷往石峽尾的滙基書院聚會。觸動歐牧開展難民工作,是他知道在尖沙咀的「重慶大廈」有一群外地人,因著 逃難「被逼」離開家園,為尋找安頓的生活滯留在港!那時教會亦有好一班菲律賓女 傭,她們也是離鄉別井,在港過著「寄人蘺下」的生活。因此,他希望能連結這兩批 漂泊流離的異鄉人,給他們一個「家」,讓他們感到溫暖與支持。   

就是這樣,他開始每週一次到「基督教勵行會」與難民朋友午飯!透過飯桌聊天 與他們建立友誼,亦有舉辦一些興趣班(例如:美容、烹飪和英語等)吸引他們回到 教會。此外,他們也會開查經班,歐牧亦曾帶領一個「弟兄門訓小組」。    

「當他們投入教會後,我會給他們一些機會參與事奉,例如:我會讓非洲的弟兄加 入敬拜團隊,主領「非洲式」崇拜。在全盛時期,我們團契有 60-70 人聚會,有 20 個 不同的國藉,我實在很享受這種多元豐富的教會生活。」歐牧滿足地說。   

「曾經有 5-6 位來自埃塞俄比亞的「求庇者」,他們來我們『家』已有數年。他們 住的地方空間有限,但得知一位菲傭姊妹臨時失去居所,便急不及待安排她到自己的 家住下來。」歐牧很感欣慰。 「當然,不是所有人對教會的態度都正面,曾有兩位回教徒朋友來過英文班, 但看到掛在牆上的十字架,自此再沒有回頭了。」歐牧淡然說道。     歐牧從沒計較有多少難民朋友信主,也沒有想過要怎樣把他們留在教會,因為他 深明他們的生活是何等艱難和不穩定。他坦言教會不是富有,能給他們的不過是點點 的「車馬費」與「午飯」,且他個人力量有限,但他卻深信:「神會保護他們,我只能 竭力做所能做的!」   


綜合而言,筆者相信是歐牧的真誠、寛容與仁愛,招聚了五湖四海的異鄉人;是 他不計回報的付出,使 River Grace 成為一個滿有上主恩典的「家」。原來,「與難民同 行」需要的不是甚麼策略與資源,而是打從心底的「真」,以及樂意分享的「愛」!   
 

bottom of page